“下午爸爸准时来接!”在西南位育中学西校区门口,看着孩子欢快地奔向暑托班志愿者,家长陈文庭终于松了口气,“双职工家庭最怕过暑假,孩子读二年级,独自在家我们总是放心不下。这个名额真是解决了大问题!”7月7日上午,2025年上海市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开班。作为连续多年被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的民心工程,全市16个区和临港新片区共778个办班点,着力缓解双职工家庭暑期看护难问题。
科创与红色融合
“你们心中的科技成就有哪些?”在位于西南位育中学西校区的徐汇区田林街道办班点开班主题活动上,暑托班志愿者、上海师范大学学生李姝凝正带领孩子们探索当今科技的发展。上海既是“魔都”,也可以是“模都”,为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暑托班将3D打印等技术融入课程,从可佩戴的眼镜到能组装的立体花朵,孩子们用3D打印笔制作出各式各样的立体玩具。
上海师范大学学生李姝凝正带领孩子们探索当今科技的发展
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暑托班将科创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邀请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讲述革命故事,退役大学生分享自身经历,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83岁的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三师分会名誉会长褚康龄带来了自己珍藏多年的三套军装,向在场的小朋友讲述自己投身革命、保家卫国的故事。“我们国家从富起来到强起来,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希望你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真爱和平、开创未来。”褚康龄语重心长地说。
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三师分会名誉会长褚康龄讲述革命故事
徐汇团区委副书记刘婧介绍,今年暑托班首次引入区域单位资源,调动“大院”“大所”“大企”,联合商汤等企业参与科创系列课程。“我们希望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童言童语,让小朋友领会科学家精神,从科技视角理解红色精神的当代价值。”上海师范大学学生马丽补充道。
趣味设计让暑期“动”起来
暑期体育热潮涌动,如何确保暑托班里的孩子也能充分释放精力?田林街道办班点给出了明确答案——天气再炎热,运动也不断档。“注意节奏,手臂摆起来!保持重心!”上午10时,体育教室内已是欢声笑语一片。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老师设计了“蜘蛛爬”“弹簧爬”等一系列体适能训练。曹栋梁等志愿者化身孩子王,带着一群低年级小朋友开启分组游戏接力。
大热天也不能阻止孩子们动起来
田林街道暑托班班主任李晓向新民晚报记者展示了一份暑托班课程表:每周都安排了三次专业体育课程,内容涵盖体能训练、体育游戏、基础武术等。“今年全民健身热情高涨,家长也很关心孩子的假期运动量。面对高温天气,我们把体育课安排在了室内,让孩子们能够动起来。”
精准服务破解“看护”难题
对于像陈文庭这样的双职工家长而言,暑托班带来的最大感受就是“安心”。刘婧介绍,徐汇区根据家长需求,在部分个别点位贴心推出开延时服务。“接送时间和我们上下班基本无缝衔接,孩子放在这里,比一个人在家更让人放心。”一名家长满意地说。
据悉,自2014年正式创办以来,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已连续12年成为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市政府实事项目),并被纳入2023-2025年市民心工程。目前累计共开办了暑(寒)托班4705个股票讨论交流最大的平台,服务小学生超43万人次,参与的大中学生志愿者逾10万人。2025年上海市小学生爱心暑托班由团市委、市教委共同牵头,联合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市信访办、市公安局、市水务局(市海洋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体育局、市绿化市容局、市消防救援局、市总工会、市妇联、市学联、市少工委、市慈善基金会等单位共同主办。
哈福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